工伤赔偿
定义
工伤赔偿是指劳动者在从事工作或履行工作职责时,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导致其劳动能力丧失或减退,从而享有由用人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或其他福利待遇。
工伤赔偿制度
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建立于 2008 年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的基础上。该制度由工伤保险基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劳动者的工伤赔偿权益。
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是工伤赔偿的前提条件。劳动者发生事故或患职业病后,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会同工会和劳动者本人进行工伤认定调查。认定为工伤的,由用人单位出具工伤认定书。
赔偿范围
工伤赔偿包括以下费用:
* 医疗、康复费用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 供养亲属抚恤金
* 交通、住宿、伙食、丧葬等费用
赔偿标准
工伤赔偿标准由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确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计算依据为劳动者职工年平均工资和伤残等级。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计算依据为死者生前职工年平均工资和供养亲属人数。
责任主体
用人单位是工伤赔偿的责任主体。劳动者因工伤遭受损失的,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劳动者可以向保险机构申请工伤赔偿。
维权途径
劳动者对工伤赔偿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和诉讼时效均为一年,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注意事项
* 劳动者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工伤,并保存相关证据。
*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伤预防和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工作安全。
* 劳动者在享受工伤赔偿待遇的同时,应当配合用人单位进行工伤康复,尽快恢复劳动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晓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ujn854.com/laodongjiufeng/21468.html